从2012年云计算初兴到2025年“云智算”加速到来,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云和IDC运营中心综合事务部副经理李思扬的13年职业生涯,恰是首都数字化浪潮奔涌的缩影。这位“云上女将”,用“硬核科技+创新服务”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“云”动能。
13年来,李思扬亲历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(以下简称北京电信)云计算从起步到腾飞的全过程,先后主导构建覆盖云服务、云网融合、算力调度等分层架构的1800余项产品矩阵,为北京电信的数字化建设打牢了基础。
“争创一流”和“勇于创新”始终流淌在李思扬的血液里。加入北京电信以来,她一直从事云计算相关工作,近5年,她所分管的业务保持年均50%的同比增长。
在政务云攻坚战中,作为北京电信政企云业务负责人,李思扬仅用一年时间,就实现了电信云在入围的8家云服务商排名中跃升至第二名的好成绩,为前端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。在云桌面抢滩战前期,她因地制宜推出瘦终端直发客户现场、远程开通上门装维的解决方案,创造了同城3天内完成云桌面端到端开通交付的“电信速度”。
“客户一个需求提出来,开通时长有时达2至3个月,而这不应该是我们电信的速度。”李思扬回忆,2018年客户业务上云过程中,专线入云需求增多,但因为涉及环节多达18个,导致进度迟缓,给客户造成极大困扰。2019年伊始,她带领团队着手提速。无数个深夜,她挑灯夜战,一点一点重新梳理流程,寻找问题卡点并分层解决。经过一系列优化,实现了从省内闭环开通到字段化半自动开通,再到目前实现资源预制情况下的全自动化开通,开通时长缩短到2至3天。
近年来,为满足客户对确定性服务保证的要求,李思扬多方协调,不懈努力,仅用时5个月,就完成端到端贯通,实现多云连接分钟级开通,端到端延时在5毫秒左右,再次展现出引领业界的水准。
云底座不仅要承载算力,更要赋予城市思考能力。随着工作的深入,李思扬带领团队开拓智算疆土,构建云服务体系,为客户编织了一张精密的数字神经网络。
此刻,超500PFlops智算算力正支撑着30余家在京科研机构与大型企业实现AI创新。“客户需要的不是机房里的服务器集群,而是能安全、高效解决核心痛点的计算服务。”李思扬带领团队搭建了自主可控、一云多芯的全栈云平台,确保了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可控,提升了安全性和资源利用率。
上云不仅是一项技术,更是托起民生幸福的重要支撑。李思扬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:“要看清‘云’字后面那个‘计算’为谁而算。”在她看来,云计算要深深植根于服务民生,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。她带领团队,将云计算技术与教育、医疗、交通等民生领域紧密结合,解决各行各业的上云问题。当全国性在线教育平台迁移项目遇上存储技术空白,她与团队一起蹲守机房,对照着开源代码反复调试、摸索,等待“测试通过”的提示亮起……这些奋斗时光,正是她对工匠精神最生动的诠释。
如今,站在数字中国建设的蓝图上,李思扬与团队已开始谋划下一场“战役”,将云计算化作有温度的连接器,让每朵云都降落在产业升级的“旱地”,让每次计算都奔涌进千行百业的血脉。
(劳动午报记者 孙艳)
红扬网配资,世纪汇通配资,网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