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朗眼下的窘境,说到底,就是因为始终没有真正下定决心——要么豁出去搞核武器,要么彻底转向西方,认认真真当个“听话的国家”。但偏偏它什么都想要,什么都舍不得丢,这才导致今天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。
有中国专家一语中的地指出,伊朗在核问题上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坚定。不是没有能力,而是没有魄力。它一直把“我有可能搞核弹”的那点模糊空间当成了外交筹码,幻想着用这张牌在美以之间左右逢源,争取最大利益。然而现实是,这招玩太久早已失效。不仅没能讨到便宜,反而成了众矢之的——美国不信它,照打不误;以色列更是隔三差五就搞“斩首”“定点清除”;连原本在中东给它打掩护的一些小兄弟,现在都开始和它划清界限。
说白了,伊朗就是想玩“模糊战略”,但玩得太久就变成了“骑墙战略”。墙头上风大,摔下来没人扶。
设想一下:如果伊朗真铁了心,像朝鲜那样掀桌子、甩脸子,说干就干,哪怕全世界反对,我也要搞蘑菇蛋,今天地堡,明天试爆,那局势早就不是现在这样了。要知道,拥有真正的核武器,在国际政治中意味着什么?那是有了豁免权——谁都知道你不好惹。你有蘑菇蛋,那美国、以色列哪敢真动手?到时候真成了“光脚的不怕穿鞋的”,西方再狂也得掂量掂量后果。
但可惜的是,伊朗喊得响,骨子里却还是太犹豫。表面上说要反抗帝国主义,背地里却还总想和美西方搞点暧昧,想在谈判桌上多拿点筹码,多换点制裁减免。可这种“小心思”早就被对手看穿。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的这种“假动作”不但不买账,反而加大了打击力度,搞暗杀、搞制裁、搞舆论封锁,一个不落。此时的伊朗,不但没占到便宜,反而成了被围殴的对象。
如果说伊朗还有一条路,那就是像乌克兰一样彻底投靠美国。把所有东西打包交出去——石油、天然气、港口、军工、粮食,统统任人打理,哪怕最后国不成国、民不聊生,也心甘情愿。乌克兰就是这么干的,在美国人面前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,领导人跪得比谁都快。但伊朗的问题是,它嘴上说得硬,自尊心又特别强,自我认同感爆棚,总觉得自己才是中东的轴心、文明的正统,骨子里瞧不起谁都不奇怪。
正因为这种优越感,它既看不上彻底“倒向美国”,也不愿意彻底“和美国对着干”。就像一个心气很高但不愿承担代价的玩家,在大国博弈里想当操盘手,结果却连自己手里的牌都打得一团糟。
更糟糕的是,伊朗不仅在美以面前没讨到好处,和本来亲近的俄罗斯之间也渐生嫌隙。俄罗斯嘴上喊着支持,但真要它为伊朗出头、去和以色列摊牌,它是绝不会干的。从叙利亚战场的协调中就能看出来,俄以之间还有一套默契的“去冲突机制”,这说明什么?说明俄罗斯自己都不愿意因为伊朗和以色列硬刚。更别提一些阿拉伯国家和伊朗之间的宗教、地缘、历史积怨,小兄弟们早就对这个“老大”心存不满,很多国家开始尝试“去伊朗化”,转向更中立的外交路线。
结局就是,伊朗现在真成了一个孤家寡人。美国是敌人,以色列是死敌,俄罗斯是“口头支持”,邻国是“疏远联盟”,曾经的盟友则变得冷漠疏离。中东这一盘棋,伊朗看似棋力深厚,但如今却落入了“四面楚歌”的局面。
到底搞不搞核弹,这个问题其实伊朗早就该有答案了。继续拖下去,既争不到西方的好脸色,也换不来地区的稳定信任,反而可能在某一天真正逼出一场摧毁性的战争。而那时候,连喊痛的机会都没有了。
伊朗如今的问题,不是能力问题,是意志问题。是要赌一把赢天下,还是一味徘徊至被时代淘汰,这是伊朗必须作出的抉择。时间,不会等一个不敢下决定的国家太久。
红扬网配资,世纪汇通配资,网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